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5 10:32:57
【1】、我本无意惹惊鸿,奈何惊鸿入我心。——曹植《洛神赋》
「赏析」我本无意,去招惹那惊艳了时光的你,但你却早已悄无声息的在我心里了。
出自魏·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fǎngfú)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三国时期魏国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父亲是曹魏奠基者曹操,哥哥是魏文帝曹丕。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等。
南北朝時期刘宋的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2】、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陆游《青灯》
「赏析」本来想做一个无欲无求遁入空门的人,却因对酒的喜好而贪恋这红尘之中。
《青灯》
(宋) 陆游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3】、我见众生皆草木,唯有见你是青山。——李益《大乘玄论》
「赏析」别人对我来说,就像路边的草木一样,唯独你,像一座高大伟岸的青山。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大珠禅师语录》佛教推崇慈悲、众生平等。唐•吉藏 《大乘玄论》中说:“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法师高僧,皆怀慈悲之心待人、待世间万物。其实,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儒释道三家逐渐融合,影响甚广。我国古代文人除雅好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之外,还酷爱佛学。欧阳修就自称为“六一居士”,苏轼叫“东坡居士”,表示自己是居家修佛之士。佛学文化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力可...
【4】、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白玉蟾《卧云》
「赏析」她身上的衣服如同被烟霞之色所映照,绚丽如霞,哪里是那俗世的桃红柳绿所能比。
《卧云》
宋 白玉蟾
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诗中的居所充满了天上仙子般的香气,里面有一架琴、一把剑和一杯茶,这些简单的物品构成了一种清雅脱俗的生活氛围。
真正的幸福和满足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我实现。在纷扰的世事中,保持一份清净的心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自我提升,是通往心灵自由和生命意义的途径。通过修身养性,我们可以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心灵上的自在与和谐。
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就是我们熟知的民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他师从钟离权,后来传道给刘海蟾及王重阳,被全真道尊奉为“北五祖”之一。
【5】、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韦应物《简卢陟》
「赏析」尽管我现在只有这一瓢酒,但是足以慰藉我奔波劳累的生活。
“风尘”二字表面是写旅途劳累,实际则暗指时局的动荡,诗人不得不借酒消愁,流露出深深的哀叹之意。
《简卢陟》
唐·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写下这首诗。此时的他经历了丧妻、排挤、仕途坎坷,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明白。正如当代青年人,面对众多的生活压力,也喜欢独自舔舐伤口。总之,人生就是如此,生活虽苦,但人间值得。
这首诗是韦应物写给外甥卢陟的信,卢陟也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二人交好。
在这首诗中,韦应物以“白雪曲”比喻卢陟的才华,感叹他的怀才不遇。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卢陟的理解和安慰。
颔联则是诗人结合卢涉的生平事迹来对应首句所表达的怀才不遇和委屈,整日忙忙碌碌,在各地蹉跎度日。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这两句诗如同画卷般展现了自然的美好。韦应物以此告诉卢陟,即使生活中有再多的不如意,我们也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保持乐观的心态。
而“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更是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慰藉,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学会苦中作乐,自我安慰。
韦应物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人文关怀精神,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跨越了千年的时空,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深处。
【6】、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赏析」青春短暂,只不过是片刻时间罢了,何必为了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名声而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
《鹤冲天·黄金榜上》
【作者】柳永 【朝代】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黄金榜上》是北宋词人柳永早年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叙述了词人落第后的失意不满和恃才傲物,下片叙写了词人放浪形骸、出入风月场中的生活。全词表现了词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个性与怀才不第的牢骚和感慨。此词的特点是率直,无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语言质朴。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莫林打叶声》
「赏析」大雨天,即使手持竹竿穿草鞋也比骑马强,怕什么?就算是一身蓑衣任它风吹雨打,照样潇洒人生。
世事变幻莫测,经历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你对人生、对世界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首词是作者被贬黄州的第三年所作。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所感所思,表达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中,苏轼面对风雨,泰然自若,以竹杖芒鞋从容徐行,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他以超然物外的态度,将人生起伏视作寻常,传达出豁达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首词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启示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变幻,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从容面对人生的风雨与晴天。苏轼以他的智慧与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与启示的人生画卷。
【8】、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元·唐琪《题龙阳县青草湖》
「赏析」醉了之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我坐着悠悠的小船,小船沉甸甸地满载了我的清梦,在水中摇晃,仿佛在星河中一样。
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实写虚,意境空灵美妙。此句写星空和水的倒影交相辉映,如同仙境一般,因此诗中把河流比喻成星河。同时,“清梦”本身是虚的事物,在诗人笔下,却仿佛具有了实体的重量,小船载着满满当当的“清梦”,在河中飘摇。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代: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该诗是唐珙辗转漂泊到湘北青草湖时,于某个秋夜所做的纪游诗,创作时间不详。
此篇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温如的传世之作。关于这位作者,历史上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然而,就是这一首诗让人们深深地记住了他。借助于这样的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读者所能体悟到的,则是诗人特有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画象,读过之后,诗人的精神风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诗词中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的太多了,但这首诗后两句的璀璨之境,让我觉得直是神仙境界。想想古时无污染的清澈夜幕,碧水倒映星河,景象未免太过壮丽华美,让人神往。
【9】、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温庭筠《梦江南》
「赏析」山中的月亮似乎并不知道人内心的烦恼和思绪,水面上的风也只是徒然地吹落眼前的花瓣,远空摇曳的碧云在晚风的吹拂下微微斜行。
这句诗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山月的清辉和水风的轻拂,本是大自然中极富诗意的元素,但在诗人眼中,它们似乎无法理解人的内心世界,无法为人分担心事。
《梦江南•千万恨》
温庭筠〔唐代〕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唐代〕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千帆:上千只帆船。
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皆:副词,都。
斜晖:日落前的日光。
晖:阳光。
脉脉:本作“眽眽”,凝视貌。
《古诗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蘋花赠别。
洲:水边陆地。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赏析】
思夫之妇在孤单的月光下含思而怨,在江楼上翘首以盼,独自思念离人的情景。那纷纷零落的花,那悠悠流去的水,此刻都赋予了情感与生命,正是女主心中不尽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华,也是她绵绵不绝的无限愁情。爱而不得见,思而不得见,则爱极而怨,怨极而恨,恨极而悲,悲极而伤。
【10】、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魏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赏析」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
舟之轻飏,风之吹衣,见得弃官之如释重负。晨光熹微,恨不见路,则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这是出了樊笼向自由的奔赴呵。
《归去来兮辞》(节选)
陶渊明·魏晋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有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诗人在这里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认为心灵不应被外在的物质所奴役,不应因为世俗的得失而感到悲伤。
弘一法师的自况“悲欣交集”,亦是足见:“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刘震云有句话很历害,叫做你把这当真了。的确,很多人把好多感受都当真了。
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是这样描述他的特立独行的。诗人的心灵与生活,已与世俗隔绝,而向自然开放。日日园中散步,其乐无穷。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也只有高天阔地的大自然,才容得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的傲岸呵。“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此四句之描写,显然寄托深远。
陶渊明是古代最有傲骨的男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宁可回家种地,也不伺候上级。在他的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傲骨的男人也有柔情的一面,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却肯为爱情折腰。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并序》魏晋、陶渊明
解释:
树木滋长茂盛,一派生机,泉水清澈,潺潺流淌。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树木茂盛繁荣、泉水潺潺流淌的山水画,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受,体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11】、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赏析」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江城子
宋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上台排斥旧党,少游坐党籍被贬出京,春三月离开汴京前作此词。上片今昔对照,物境无殊,心境全异。今之所见,杨柳、碧野、朱桥般般皆在,然而物是人非,只有江水潺湲,何其目惨而心伤!一“空”字,百般无可排遣、无可奈何之心,着此一字,传写尽矣!下片感叹时光荏苒,韶华难留。诗人因党争被贬,正愁绪万端,然在飞絮落花着摸下,更是愁深似海,道不完,流不尽!结尾二句,与李后主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徐师川之“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皆言愁之极致。
秦观(1049~1100),婉约伤感词代表,他的诗词情深意重,气足神完。秦观是苏轼的粉丝,苏轼是秦观的恩师。熙宁十年(1078),苏轼自密州移知徐州,秦观前往拜谒,道:“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次年,他应苏轼之请写下《黄楼赋》,苏轼赞其“有屈宋之才”。期间,秦观随苏轼游无锡、吴江、湖州、会稽各地。在苏轼劝说下,秦观发奋读书,准备科考;可是命运不济,两度名落孙山。元丰七年(1084),苏轼专书向王安石力荐秦观。王安石也赞许秦观的诗歌“清新似鲍谢”。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煜后主的“虞美人”愁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以愁多比水多而已。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愁”已经物质化了,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而李清照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这“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承载。
【12】、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唐·许浑《谢亭送别》
「赏析」傍晚酒醒人已远去,只有满天风雨送我离开那西楼。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谢亭:即谢公亭,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在此送别友人,后为著名的送别之地。 劳歌:送别之歌。古诗:“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劳劳”, 此指怅然若失状。
不写依依惜别,而写酒醒后故人已远去,更兼夜幕降临,风雨交加,作者此时独自下楼。如此写来,更增惆怅。更为感人。
谢亭,又叫谢公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眺在宣州的北郭外所建,他曾在这儿为著名的文学家范云设宴送别,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知名的送别之地。
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来就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劳亭是当时南京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有一首写《劳劳亭》的诗:“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许浑的诗中多写“水”,人们把他与杜甫并称,“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在谢亭送别一位友人后,许浑写出这首送别诗,诗的前二句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离情,后二句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别绪,表达了许浑送别友人后的惆怅与孤独。“满天风雨下西楼”这一句,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被誉为千古名句
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自可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宛然在目。“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
【13】、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唐·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当年相聚,有无数妙龄佳人相伴,奏起欢快音乐;如今离别,却再无人陪伴,唯有纷纷扬扬的雪花送你离开。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刘禹锡
龙门宾客会龙宫,东去旌旗驻上东。
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
离堂未暗排红烛,别曲含凄飏晚风。
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
唐代“诗豪”刘禹锡回赠“诗魔”白居易的一首赠别诗《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龙门宾客会龙宫,东去旌旗驻上东。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离堂未暗排红烛,别曲含凄飏晚风。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白居易、刘禹锡都曾出任上东(即苏州)刺史。
【1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译:月亮已经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的枫树与船上的渔火,难抵我独自忧愁而眠。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儿西沉乌鸦啼叫寒霜满天,
诗人写了午夜时分三个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所见)、乌啼(所闻)、霜满天(所感)。残月西沉,令人压抑;乌啼凄哀,催人泪下;霜华满天,寒气逼人。诗人开篇连用比兴,三管齐下,创设出一番清冷凄凉的意境,为后面抒发愁绪做好铺陈。“霜满天”并不符合实际的自然景观,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面对着江枫渔火更愁烦难眠。
诗人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象和自身的感受。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称“江枫”,也许只是因枫桥这个地名而引起的推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点点的“渔火”,特别引人注目。“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搭配颇具用心。“愁眠”当指满怀旅愁的诗人。一个“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孤孑的诗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屡屡轻愁,挥之不去。
姑苏城外著名的寒山寺院里,
半夜里悠扬钟声传送到客船。
这后两句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在如此凄凉、静谧的暗夜中,突然传来一阵钟声,听觉冲击力特别强。这“半夜钟声”不但称出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廖。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古刹钟声,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
因为一首诗,爱上一座城,用在这首诗里最为贴切。
这是战乱中别样的江南美景,唐代诗人张继因为躲避安史之乱逃到江南,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姑苏城外的枫桥也因此得名。
月落乌啼、寒霜满天,江枫渔火、孤舟难眠,寒夜独坐、山寺清幽,钟磬声远,远播客船,这首诗的美,不仅仅在景,还在于有情:是羁旅之思,也是家国之忧。
【15】、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唐·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译:深秋的枫树千枝万枝,江桥掩映在枫林之中。日已垂暮,仍然不见等候之人乘船归来。
《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秋天来临,枫叶挂满枝头,暮色苍茫,不见你的归来。
我频频翘首以盼,却等不到你的踪影。
我思念的心情就像那西江水向东奔流,日夜不停。
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个人,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爱一个人很简单,字里行间,心念所致,生万千欢喜。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女诗人因孤独寂寞而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情。
在一个凄清的深秋,枫叶漂浮于江水之上。一阵西风吹来,漫山的树木发出萧萧之声。极目远眺,江桥掩映在枫林之中,天已近日暮,却不见思念的人乘船归来。
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好比西江水延绵不绝,流水有多长,思念就有多久,日夜不停歇。
【1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光温柔地洒落在峨眉山头,半轮秋月如镜,倒映在平羌江的波面上,随着江水的流淌,轻轻摇曳,如梦似幻。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唐·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这首诗真是空灵隽永,淡极无味,无法模范,无法超越,是真正独一无二的天才之作。
唐代大诗人李白二十五岁时,决意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从蜀地绵州昌隆(今四川绵阳江油市)南下,夜泊清溪口,在此写下: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写动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
短短二十八个字,不仅抒发了青年李白远大豪迈的志向,同时又散发出他乍离故土时浓郁的思乡情怀。
李白,经此古渡乘船,孑然东去。之后一生,他再也未能踏上,这生养他的蜀国旧地。
【17】、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
释义:是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顺着风的感觉而想,听了风声八百遍上千遍,才明白了人间中的世间冷暖,才明白了人间的含义是为了活着。
读了汪曾祺先生的文字,
我又重新爱上这个坑坑洼洼的人间。
【18】、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
释义:像石头、水流一样会有时间归于一处成为山、海,也像风、雨一般总会有相逢之日。寓意:虽然人生无常,人与人之间有诸多变化,但不必担心,山水自有相逢,肯定能在某处又遇上。
【19】、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释义: 倘若能如明月般恒久皎洁,我愿承受严寒冰雪,只为将温暖带给你。
《蝶恋花》清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是一首凄美的悼念词。1680年重阳节前三日,纳兰梦到了妻子,临别时妻子说: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梦醒之后,纳兰写下此词,通过月圆月缺,燕子呢喃,蝴蝶双飞的描写,表达了对亡妻至死不渝的爱情。
词中写道:令人怜惜的是天上的月亮,它每月只有一天的夜晚是满月。如果你能像天上的圆月永远皎洁,我宁愿放弃一切,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
无奈世间尘缘容易断绝,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面对你的坟茔哀悼,心中的愁情仍不能消解,多么希望能和你像蝴蝶那样,在春天的草丛中双飞双宿。
【20】、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元·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释义: 未曾体验过相思之苦时,尚不懂何为相思;一旦深陷其中,才明白相思竟会如此让人魂牵梦萦.
《折桂令·春情》
元·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这是一首闺妇思夫之作《折桂令·春情》是元代散曲家徐再思的一首描写少女恋情的小令。此篇连用叠韵,而又婉转流美,兼之妙语连珠,堪称写情神品。